“集團化辦學有效破解了城鄉差距較大、優質師資不均衡、相互溝〓通不暢、資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促進了更高層次的教育公平。”談到集團化辦學帶來的變化,博興縣教體局局長李光輝說。
2017年以來,博◥興縣以集團化辦學為突破口,支持名校資源從“蝸居”中解綁,整合政企資源,探索中小學融合型集團化辦學策略,走出了一條縣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改革之路。
讓優質資源從“蝸居”中解綁
2017年,博興縣城東街道辛安小學共有5個班、150多名學生、15名教職工。學校生源不↑足,教師得不到充分利用,不管是教學設施還是學校管理、教學質量等都相對落後。同年8月,博興縣教體局制定了《2017-2018年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對樂安實驗學校和城東街道辛安小學進行集團化辦學實驗,通過“名校+托管”模式,讓優質教育資♂源從“蝸居”中解綁,帶動辛安小學的提升和發展。
在管理上,采用“一體化管理”模式。辛安小學實行樂安實驗學校的考勤、績效考核、班級考核、校團管理、安全管理等相關制度。辛安小☆學的校長、教務主任、德育主任、總務主任到樂安實驗學校“跟崗研學”一年,在樂安實驗學校擔任對應行政職務的同時,全部任課。樂安實驗學校選派7名中層領導和骨幹教師兼任辛安小學對應的管理職能,並在辛安小學擔任學科教學任務。除此之外,兩所學校還共享一套教案,每周有共同的教研時間。
“名校+托管”模式給辛安小學帶來了新風尚,校園環境、師生精神風貌、學校各項常規管理變化明顯,校際差距不斷縮小,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均衡。
把政企資源“合起來”
博興四中成立於2012年,是由多所農村學校合並到城區的,底子薄,教師、學生的眼界不開闊。2017年8月,博興縣教體局與京博√控股集團簽署合作辦學協議,使博興四中踏上了“政企合作”的教育改革之路㊣ 。
京博控股集團先後投入1500余萬元,對博興四中的基礎設施進行維護與改造,加裝300多個監控攝像頭,更換高規格環保課桌椅750套,為教師配置新電腦。每年拿出約500萬元作為教師的績效工資。僅2017年,京博集團為學校一次性引進年輕教師54名,優化了教師學科、年齡結構。投資20多萬元,將博興々縣的風俗文化、呂劇文化等引入學校,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
政企辦學以來,博興四中融合京博的“仁孝”文化,構建了“教仁育能,成就未來”的課程體系。開設國學、信息技術、音美、體育等課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近兩年來,學校有120多人在全省中小學生藝術表演中獲獎,5人在上海國際兒童創意繪畫大賽中獲金獎。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小學部由原來的12個班增加到22個班,初中部由原來的24個班增加到32個班,教職工人數也由原來的140名增加到210多名。
讓每所學校“強起來”
“集團化辦學既要有橫向的廣度,又要有縱向的深度,要真正把集團化辦學推至資源共享、研訓聯動、質量共進、文化共建、責任共擔的全方位、立體化階段。”李光輝說,“要真正把集團化辦學辦到實處,辦好每一所學校,成就每一名教師,發展每一名學生。”
博興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內的湖濱學區“書法特色”教育成效顯著。他們充分挖掘這一優質資源,將書法課程輻射到集團內各學校。與此同時,該校還發揮自身優勢,帶動集團內學校的教學教研活動。而縣實驗中學與縣體育中學組成的“名校+特色校”也將體育特色資源融合,形成了★辦學優勢。
今年,博興縣出臺的《關於中小學融合型集團化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提出:教育集團內縣直學校安排優秀教師到鄉鎮學校支教,教育集團內鄉鎮學校選派相關學科骨幹教師到縣直學校上掛交流。每年交流教師數均不低於學校應交流教〖師總數的10%,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幹部交流人數不低於交流教師總數的20%。這一政策的制定無疑讓全縣教職工對集團化辦學有了接受、認可甚至歸屬感。
從2017年到2020年,博興縣投資500萬元,用於支持集團化辦學。9個教育集團惠及全縣54所初中和小學,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全覆蓋。日前,該縣3所高中成立了高中教育總集團,集團化辦學實現了新突破。3年來,該縣借助集團化辦學,交流輪崗教師680人,年輕幹部雙向掛職49人,對170余名校級領導幹部進行了輪崗和換崗,實現了縣域更高層次的公平。
責任編輯:冀春鑫
來不及接孩子咋辦?課後服務來幫忙。今年秋季開學後,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全市362所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全部開展,做到了全覆蓋, ...
為進一步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博興縣以《2020-2022年中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為綱領,打造“協作型”集團化辦學 ...
?近年來,濱州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聚焦發力教學改革,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在教育內涵品質提№升方面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