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為更好地引導廣大教師履行職責,《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設計了一系列改革任務。
第一,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提出:一是堅決克服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現象,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評優獎勵首要要求,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二是健全教師榮譽制度,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三是全面落實新時代幼兒園、中小學、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建立師德失範行為通報警示制度。四是對出現嚴重師德師風問題的教師,探索實施教育全行業禁入制度。
第二,突出教育教學實績。提出:一是強調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ㄨ基本要求,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二是在幼兒園教師評價方面,強調突←出保教實踐,把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的能力作為關鍵指標。三是在中小學教師評價方面,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任課教師每學期須對每個學生進行學業述評,述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內容;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考核辦法,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四是在職業學校教師評價¤方面,提出健全“雙師型”教師認定、聘用、考核等評價標準,突出實踐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五是在高校教師評價方面,提出不得將國(境)外學習經歷作為教師聘用和職稱評聘的限制♀性條件;落實教授上課制度,對未達到要求的給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處理。六是在教師工◥作量核定方面,提出把參與教研活動,編寫教材、案例,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就業、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競賽展演等情況計入工作量。七是在■平臺建設和激勵機制方面,提出支持建設高質量教學研究類學術期刊,鼓勵高∮校學報向教學研究傾斜;完善教材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實施教材建設國家獎勵制度;完善國家教學成果獎評選制度等措施。
第三,強化㊣一線學生工作。提出:一是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二是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三是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系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四是完善學校黨政管理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原則上應有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或班主任⊙等學生工作經歷。五是高校青年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至少須有一年擔任輔導員、班主任等學生工作經歷。
責任編輯:冀春鑫
2月4日,教育部官網公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新的一年,教育部將重點抓好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他要 ...
教育部網站2月3日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屆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〇師資格改革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