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營市積極探索師資培訓和名師名校長培養新路徑,在分層培訓、人選培養、工作室建設等方面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市級名師名校長建設體系逐步完善,示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一、分層式培訓賦能教師校長,為名師名校長隊伍建設做好人選儲備。
一是實施“教師梯級培養”戰略。近年來,東營市教育局根據《東營市教師梯級培養實施意見》,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起了“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名師—教育名家”五級培養平臺。根據教師發展梯級,科學設置培訓內容,先後舉辦名師專業提升培訓、骨幹教師培訓等專題培訓班10余期,培訓梯級人選近4000人次。
二是探索分層式校長培訓模式。為把握校長成長周期的每個重要節點,通過培訓學習加速校長的專業化發展,東營市教育局緊緊圍繞《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面向新←任職校長、副校長開展任職資格培訓,幫助他們初步理清工作思路,構建起履行校長職責的理論認知體系;面向年輕骨幹校長開展能力提高培訓,幫助他們提升自己對學校發展進行整體設計和預期規劃的能力;面向任職多年、已形成辦學特色的優秀校長開展高級研修,幫助他們將辦學實踐總結、反思、提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實施“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名師名校長隊伍。
一是嚴格條件、標準,確保建設工程人選質量。東營市教育局、財政局聯合印發《“東營名師、名校( 園) 長”建設工程方案》,明確了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的推選標準,既有年齡職稱、工作業績、榮譽表彰、課時量等硬性條件的要求,又看重教育思想、師德修養、教學經驗、教科研水平等軟指標的考量。比如,名師推薦人選要具備一級教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獲得過市級以上教學能手等稱號; 有足夠的課時量; 教學業績突出、取得過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等等。名校長推薦人選要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辦學思路清晰,任職學校在本市內有較大影響; 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科研組織管理能力,治學嚴謹,在師生中有較高威望等。
二是個性化特色培養,助力建設工程人選成長。為了給名師、名校長建設提供基礎保障,東營市財政以5年為一個周期,每周期給予“東營名師”“東營名校( 園) 長”一定專項補助經費。在充足經費的保障支持下,“東營名師、名校( 園) 長”建設工程高效推進,培訓學習、實踐反思、研讀理論、實驗研究等措施落實落地,一大批名師名校( 園) 長在全省、全國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截至目前,我市名師名校長及建設工程人選中有1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2人入選齊魯名師名校長及建設工程人選。
三、設立“名師名校(園)長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示範引領作用
為進一步發揮名師名校長輻射、帶動和增值作用,東營市教育局印發了《東營市名師工作室建設實施方案》,啟動建設了第一批東營名師工作室60個,後又增加建設了第二批東營名師工作室47個、東營名校(園)長工作室9個。工作室主持人由名師、名校(園)長擔任,工作室以主持人姓名命名並掛牌,設在其所在單位。工作室其他成員由6—10名相同學科的教師或青年校(園)長組成。工作室可根據實際,聘請有關高校、知名學校和教科研機構專家1-2人擔任工作室導師。工作室實施五年一個周期的培養計劃。
為加強工作室建設管理,東營市教育局印發了《東營市名師工作室管理辦法(試行)》。近年來,東營市教育局為年度考核合格的工作室撥付經費542萬元。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在名師、名校(園)長的帶動下,充分發揮經費使用效益,組建起了教師、校長專業發展共同體,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學校發展為主陣地,促進教師、校長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對全市教育轉型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以首批59個工作室為例,工作室主持人中有14人在工作室建設期間被評為正高級教師,1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獲省特級教師等省、市級以上綜合榮譽29項;公開發表論文94篇,出版著作15部;作為主研人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獲市社會科學成果獎16項;講授縣級以上示範課125節,在縣級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活動中作報告138次。工作室成員共有759人,工作室建設期間,工作室成員共獲省、市級以上榮譽282項,其中5人成長為齊魯名師,9人成長為東營名師,67人成長為東營市學科帶頭人,169人成長為東營市教學能手;公開發表論文425篇,獲部級優課8節,省優質課一等獎7節,市優質課一等獎42節。工作室組織市外培訓130余次,培訓近1000人次。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員主研省級課題68項,市級規劃辦課題40項。
責任編輯:遲佳
?“感謝區教育局的黨員把書送到我的家裏來。”80歲的老黨員劉興元用顫抖的手從東營市河口區教育局黨組副書記王明章手裏接過《 ...
?近年來,東營市積極探索師資培訓和名師名校長培養新路徑,在分層培訓、人選培養、工作室建設等方面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市級 ...
?在學段過渡中,教師更換、教材更ω替常常愁壞師生。另一邊,家長盲目為孩子報名“銜接班”盛行,但“搶跑”並非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