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段▼過渡中,教師更換、教材更替常常愁壞師生。另一邊,家長盲∏目為孩子報名“銜接班”盛行,但“搶跑”並非治本之策。
能否為學生打造一條平穩的升學通道?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針對這些問題探〖索實施了“十五年一體化教育”,以“走親訪校”形式,為相鄰學段、城鄉學校、家校架起橋梁。
幼小初高從“阻斷”走向“銜接”
“過去我們總會想:這個知識點初中老師講了沒有?講到什麽程度?但很遺憾,我◣們沒有與初中老師交流的機會。”墾利一中是一所高中,該校語文教師叢明娟說。
鑒於此,墾利區教育局提出“走親訪校”改革思路。“就像走訪親戚一樣,學段銜接年級教師相互走進對方課堂,研討銜接年級ぷ教學,實現幼小初高15年無縫對接、優質融合。”墾利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紅秀說。
近年來,墾利區高中、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開展聯合教研成為常態,打通了原本“各自為政”的學段壁√壘。
叢明娟走進初中上課,不僅讓初中教師了解了高中教學模式,也讓她開始反思初高中銜接該怎麽做:“以往都是在高中入學時拿出一定時間補知識短板,但經過與◤初中教師深入探討,我們意識到除了知識銜接還有習慣銜接,甚至思維銜接。所以我們更要協作,如從初中甚至小學開始註意培養規範書寫等習慣。”
在備受關註的幼小銜接階段,“走親訪校”繼續發揮搭橋作用。
“很多■家長問我,到底要不要報幼小銜接班。盡管我說不需要,但家長依然不放心。”墾利區第二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教師王聰說,她與墾利區第三實驗小學語文教〗師程亞男一同執教大班語言課,課堂上的“交集”終於讓家長們安了心。
在課堂上,王聰只讓幼兒在聽故事中學會常用的、易讀錯的詞語,但同時適當延長課堂時間,將課桌椅模擬小學課堂擺放。程亞男向家長解釋說:“到了一年級,我們也會註重情△境化教學,如播放字的演變視頻,激發孩子識字興趣。”
“學段從‘阻斷’走向‘銜接’,才能真正實現平穩過渡。”墾利區第三實驗小學校長孫寶華說。
城鄉學◎校從“不來往”轉變為“共同體”
“上周,我們與發展共同體成員校的老師一起進行了‘整本書閱讀’教學與研討,城區學校的老師讓我們學到了多種激發孩子讀書興趣的方法。”墾利區¤永安鎮勝利希望小學教務主任孔德仁細數著:動畫呈現、扮演角色、做遊戲……
而孔德仁所說的小學發展共同體,正是墾利@區為鄉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打造的平臺。
近年來,為解決城鄉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墾利區以城區3所小學為龍頭,牽手區◥內其他小學成立小學發展共同體。不僅有聯合教研、同課異構,還有共同體內優秀教師上門為農村小學教師講示範課、觀摩課。
在初中學段,墾利區采取教研員認領和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引領的█方式,開展學科對標活動,為城鄉教育一體化提◣質。
2017年,墾利區成立首◣批37個區名師工作室,永安鎮永安中學的劉煥香語文名師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談起學科對標活動,劉煥香如≡數家珍:“2018年,市語文教研員孟憲軍對著課標,為我們講解復習課的上法;2019年,區語文教研員商英英上了一堂六年級語文‘窮人’示範課,以‘窮’串聯全文,引領學生從文字表面深入文章內涵,太巧妙了……”
“教學理念更新了。”“原來我追←求課堂熱鬧,但效率不高,現在我更註重〇從學生出發。”3年來,墾利區城鄉學校教師在學科對標中“抱團成長”。
“攜手共進”繼續向兩端延伸。學前教育階段,墾利區探索建立“集團化辦園”,以省№級示範幼兒園帶領新啟用、薄弱幼兒園發展;高中階段,墾利一中先後加入濰坊新高考質量測評聯盟、山東省小語種高考與留學聯盟,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
答疑解惑將“焦慮”化作“智慧”
“我可是拋棄了閨蜜╳來的。但這是最適合我的學校!”墾利〗區職業中專一年級學生茍金欣說。
今年中考,茍金欣成績足夠上普通高中,但她下定決心就選職業中專。“在中考前,初中老師和職業中專老師都為我們做過分析和學校介紹。”茍金欣說,自己成績不穩定,普高快節奏的學習方式♀很難跟上,加之中專有她早就想學的護理專業,“是不二之選”。
“這學期期中考試我是全班第一。看來我沒選錯!”茍金欣★笑著說,她有信心將來Ψ 通過職專沖擊重點大學。
像茍金欣一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墾利學子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得益於“走親訪校”帶來的職業生涯規劃。
墾利實驗中學級部主任袁峰告訴記者,每到九年級下學期,高中、中專的教師都會給即將畢業的學生和家長進∮行升學擇校指導。“過去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一定要上高中,但通過指導,家長們逐漸意識到,有的孩子更適合職業化道路,也能發展得很好㊣㊣。”
不僅如此,墾利區初中教師走進小學宣講,小學組織畢業年級學生參觀初中的“走親訪校”已是常態。墾利區還〓加強家長學校建設,為家長答疑解惑,消解焦慮。
“‘走親訪校十五年一體化教育’實施以來,不僅外流的學生回流了,而且吸引了周邊縣區的學生來我區就讀。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謝紅秀說。(來源:《中國教育報》)
責任編輯:冀春鑫
?近年來,東營市積極探索師資培訓和名師名校長培養新路徑,在分層⊙培訓、人選培養、工作室建設等方面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市級 ...
2020年,東營市教育局把“全面推進家庭教育,構建家校共育體系”列為局長突破項目,以凝聚“愛的智慧”為引領,著力搭建〒制度 ...
?在學段▼過渡中,教師更換、教材更替常常愁壞師生。另一邊,家長盲∏目為孩子報名“銜接班”盛行,但“搶跑”並非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