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更加聚焦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ξ突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加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因此,從評價改革方向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障學生●平等權益”是評價改革的核心。
一是要關註學生“多元發展”和“個性成長”,要求學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二是要關註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完成各科學習任務,更在於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素質習慣,引領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是要關註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體育評價上,要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並改進中考體育測試機制和大學體育評價方式。
在美育評價上,要將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ζ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並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此外,推動高校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規定學分方能畢業。
在勞動教育評價上,將探索建立勞動清單制度,明確學生參加勞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勞動習慣,學會勞動、學會勤儉,並將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在改革方向上,一方面,更加關註弱勢學生群體,譬如,更加強調弱勢學生群體享有公共服務優〓先的原則;另一方面,致力於引導義務教育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地對待學生,落實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
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障學生的平等㊣ 權益,需要在教師、環境和制度評價上進行相應的改革。因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新教師從僅具備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感性的專業情感,發展到具有成熟的╲教育專業理念和教育機制,擁有深刻而高尚的專業情感和較高科研能力的過程。《總體方案》明確要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者”,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履行好“引領教卐師專業成長的職責”。
一是對校長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校長要具有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具備對教育理論視野的把控能力,將ξ 領導理論和教育學理論應用於實踐,通過自己的理念和品行來引領學校教師專業成長。
二是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以學習共同體為特征的學術組織機構,為※行使教學自主權和落實專業地位提供機制保障;二是修正可能限制教師專業自主權的校內規章和制度,減少學校行政人員對教▓學工作的不當幹預。
三是要引領教師自我賦權,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自覺性。引導教師提升專業學卐習能力,保障教師專業發展選擇權。(作者:中央民族大學 楊秀芹?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 薄存旭)
責任編輯:冀春鑫
長期以來,德國一直因其職業教育體系為世人所稱道。不過,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職業教育只解決了就業問題中的一步,即勞動▅者從學校 ...
教育評價作為推動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牛鼻子”,是指在一定教育價值觀的指導下,依據確立的教ζ 育目標,通過使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 ...